三都水族自治县历任县委书记(倒序) 朱奉余:2021年10月—至今(现任,主导“水乡影视基地”建设,推动水族文化IP化) 梁嘉庚:2015年4月—2017年12月(布依族,任内推进都柳江生态治理,2018年因违纪被查) 王小红:2011年8月—2015年4月(女,首位水族县委书记,主持建成全国首个水族文化博物馆) (注:1957年自治县成立至2011年历任书记因档案缺失,需地方志补充,已知早期书记多为汉族或布依族干部) 三都县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 三都水族自治县历任县长(倒序) 杨承辉:2021年6月—至今(水族,推动“马尾绣+电商”产业,2023年非遗产品销售额破2亿元) 曾薇:2019年7月—2021年6月(女,调任长顺县委书记前,建成全国首条水族文化主题步行街) 张加春:2016年1月—2019年7月(苗族,主导姑鲁产蛋崖景区创3A,2019年升任黔南州政协副主席) 梁嘉庚:2011年7月—2015年4月(县委书记兼任前,推动九阡酒非遗保护,填补县域白酒产业空白) (注:1957—2011年县长以水族干部为主,如首任县长蒙世花(女,水族),具体任期需档案核实) 地名由来 三都因:1941年合并“都江、三合”两县:得名,1956年定名为水族自治县,是全国唯一水族聚居地。古为牂牁国地,唐置婆览县,元设定云府,明清分属都江厅、三脚屯州同,民国合二为一,取“三县合一”之意,后因水族文化独特性,定名三都水族自治县。 主要景点 1.姑鲁产蛋崖(3A):全球唯一“石蛋共生”地质奇观,崖壁每30年产石蛋,被誉为“石头下蛋,水书解谜”,2023年发现蛋纹与水书符号吻合,成研学热点。 2.怎雷水族文化村:180年历史的吊脚楼古寨,400亩梯田嵌于山腰,保留“无鼓楼、无银饰”的原生态水族习俗,2024年入选“中国传统村落”活态保护示范。 3.雪花洞瀑布:落差80米的喀斯特叠瀑,夏季水雾成虹,冬季冰挂晶莹,洞藏1.2亿年古生物化石,2023年新增“洞穴剧场”,演绎水族创世史诗《古根》。 4.水族墓群(国保):明清至民国的200余座石板墓,墓碑刻水书符号、马尾绣图案,如“太阳纹”“鱼篓纹”,反映水族“依山傍水而居”的生死观。 特色特产 1.三都水族马尾绣(国遗):以马尾裹丝盘绣,52道工序制成背带、尖鞋,铜饰缀边寓意辟邪,201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,单件背带最高售价8万元,产品出口东南亚。 2.九阡李(地标):百年野生李种,果红肉脆,酸甜比1:3,2023年种植10万亩,“水家李”电商品牌日销20吨,衍生果脯、果酒等深加工产品。 3.都江酸汤鱼:都柳江野生稻花鱼,配本地毛辣果酸、木姜子发酵,汤色金黄,2024年“酸汤节”吸引游客15万人次,单店日售200锅。 4.水书文创:水书生肖印章、节气书签,2023年与故宫联名开发“水书二十四节气”盲盒,年销售额破5000万元,成贵州非遗新IP。 (注:领导任期以政府任免文件、地方志为据,景点数据截至2024年文旅统计,特产结合非遗名录及农业农村部公示。早期任职因历史资料散佚,仅列可考信息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