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西县历任县委书记(倒序) 陈祖军(2021年8月—至今,据毕节市干部任免动态推算) 卢林(2013年4月—2016年12月,曾任毕节市委常委兼黔西县委书记) 杨汉华(2011年10月—2013年4月,据地方年鉴记载) 刘麦青(2006年7月—2011年10月,任期跨“十一五”规划) 李如川(1952年—1954年,解放后首任专职县委书记,兼县长) 卢绍善(1949年12月—1951年,黔西解放后首任县委书记兼县长) 黔西县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 黔西县历任县长(倒序) 朱宇翔(2022年1月—至今,据黔西市政府官网分工) 秦智坤(2016年11月—2021年8月,曾任县委副书记、县长) 杨汉华(2010年1月—2011年10月,后升任书记) 蒋从跃(2006年7月—2010年1月,据毕节地区行署文件) 李如川(1952年—1954年,兼任) 熊志英(1949年11月,国民党最后一任县长,解放前夕逃亡) (注:1950年代前中期因历史资料碎片化,部分月份待考;2016年黔西县撤县设市后,行政序列沿旧称。) 地名由来 黔西因地处贵州(简称“黔”)西部而得名。商周属卢夷国,战国入夜郎版图,元代称“水西城”。清康熙五年(1666年)以水西土司领地置“黔西府”,取“黔之西鄙”之意;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降为州,民国三年(1914年)改黔西县。境内观音洞遗址出土50万年前旧石器,被誉为“南夷文明摇篮”,夜郎文化、水西土司文化与红色文化在此交融。 主要景点 1.乌江源百里画廊(化屋景区):3A级景区,乌蒙山脉与乌江峡谷碰撞出“水墨金州”奇观,苗族村寨化屋村以悬崖吊脚楼、苗族歌舞(锦鸡舞)和“黄粑宴”闻名,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到此考察。 2.灵博山象祠:全国唯一留存的舜帝之弟“象”的纪念祠,因明代王阳明《象祠记》载入《古文观止》而闻名,现存明清古建筑群,融合彝族祭祀文化与儒家思想。 3.大关盐号红色景区:鸭池河畔的“黔西第一关”,曾是川盐入黔的水陆码头,现存1930年代盐运仓库,陈列红军长征过黔西的历史文物,2019年评为3A级。 4.柳岸水乡·丘林景区:4A级乡村旅游点,千亩荷塘与布依族吊脚楼相映,夏季“赏荷采莲”、秋季“稻田摸鱼”,保留古法榨油、靛染等非遗体验。 5.水西柯海国家湿地公园:高原喀斯特湖泊群,4000亩野生杜鹃与白鹭栖息地,晨起观“云海日出”,暮归听“彝家月琴”,被誉为“乌蒙水乡”。 特产 1.黔西黄粑:国家级非遗,糯米与黄豆浆混合蒸制,用木姜子叶包裹,软糯香甜,保质期长达30天,是“贵州十大名小吃”之一。 2.赵老五羊肉粉:百年老字号,选用本地黑山羊,汤头用筒骨和羊骨熬制12小时,配酸莲花菜、糊辣椒,2023年入选“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”。 3.野生刺梨干:乌蒙山区野生刺梨晒干,富含维C(是柠檬的50倍),泡水或入菜,酸甜解腻,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。 4.水西茶:历史名茶,唐代曾为贡品,现以“化屋春剑”(扁形绿茶)、“乌蒙红”(古树红茶)著称,茶园分布海拔1200-1800米的云雾山区。 5.彝族漆器:非遗技艺,以朱砂、土漆手绘水西图腾,代表作“马樱花纹酒壶”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,兼具实用与收藏价值。 (注:部分近代任期结合毕节地区档案、地方志推算,景点特产均为黔西文旅核心标识,突出“古彝水乡·红色黔西”的文化定位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