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

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历任县委书记、县长+现任领导班子

级别:正处级
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历任县委书记(倒序,截至2025年3月)
黄浩洋 2021年7月—(布依族,曾任平坝区委副书记,任内推动格凸河景区创4A,2023年主导亚鲁王文化申报世界非遗)
程 华 2016年12月—2021年7月(苗族,从市长助理调任,任期内实现整县脱贫,2021年转任安顺市政协副主席)
(注:1966年自治县成立后早期书记如韦永义(1980年代)、熊元勋(1990年代)等,因任期起止月份不详未列;2000年后部分官员仅存年份信息,暂未收录)
紫云县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
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历任县长(倒序,截至2025年3月)
黄浩洋 2019年9月—2021年7月(布依族,代理县长转正,任内建成西南最大蓝莓深加工基地,2021年升书记)
陈修权 2016年12月—2019年8月(苗族,曾任普定县委常委,推动红芯红薯产业化,2019年调任安顺市交通局局长)
王永胜 2012年2月—2016年12月(汉族,从常务副县长升任,主导紫云产业园区获批省级园区)
(注:1980年代县长如罗朝国、1990年代吴安玉等,因具体任期月份缺失未列;2000年后部分代理县长未转正,未纳入统计)
地名由来
紫云因城西“紫云洞”得名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置归化理苗府,1913年因溶洞“紫云洞”(今松山镇境内,洞顶钟乳石呈紫色云霞状)更名为紫云县。1966年设立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,成为全国唯一以苗族、布依族联合命名的自治县,境内苗语支系达15种,布依古寨保留“三月三”“六月六”等原生习俗。
主要景点
1.格凸河景区(4A):全球少有的“天坑-溶洞-暗河”共生系统,拥有世界最高古河道遗迹(穿上洞,高116米),苗寨“蜘蛛人”徒手攀爬百米绝壁(非遗技艺),2023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,入选《中国国家地理》“贵州喀斯特精华”。
2.四大寨黑颈长尾雉保护区:全球濒危物种黑颈长尾雉(国家一级)的贵州唯一集群栖息地(约60只),栎树林间可观测“地花鸡”求偶舞蹈,配套生态步道(2024年开放),为科研与观鸟胜地。
3.同合旅游景区(3A):布依族古寨+田园综合体,保留清代石板路、百年吊脚楼,春季千亩李花似雪,秋季红芯红薯体验园开放,2023年新增“布依古歌实景演出”,年接待20万人次。
4.猴场打哈村(亚鲁王文化村):苗族史诗《亚鲁王》活态传承地,寨中木屋绘有英雄迁徙图腾,每年正月“跳花节”展演万人芦笙舞,2022年建成亚鲁王文化博物馆(藏有300件苗族古兵器)。
5.浪风关森林公园:县城近郊的喀斯特森林秘境,千年金丝榔古树(高50米)为核心景观,设森林步道、露营基地,夏季平均气温22℃,2024年获评“贵州十大避暑森林”。
特产
1.紫云红芯红薯(国家地理标志):表皮淡黄、薯肉粉红,蒸煮后晶莹如蜜,富含硒元素(0.025mg/kg),2023年种植8万亩,开发脆片、果脯,“紫云红”品牌电商年销2000万元。
2.宗地花猪(国家地理标志):百年本土猪种,黑底六白花(额心、四蹄、尾尖白),肉质紧实带野香,腊味制品获“贵州老字号”,2022年存栏5.2万头,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。
3.冰脆李(国家地理标志):低热河谷特产,果核小、脆甜无涩(糖度14%),2023年板当镇种植3万亩,举办“李花节”“采摘节”,鲜果冷链直供粤港澳,亩均增收8000元。
4.亚鲁王蓝莓酒:采用野生蓝莓发酵,酒体呈琥珀色,含花青素280mg/100ml,2021年获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银奖,年产500吨,带动猴场镇200户农户增收。
5.布依织锦(省级非遗):以“蝴蝶妈妈”图腾为特色,手工编织挎包、服饰,传承人梁忠美作品入选中国工艺美术馆,2023年成立非遗工坊,培训绣娘500人,产品远销东南亚。
(注:任期依据政府公示、新闻报道,早期官员因史料限制未全列;景点数据截至2024年,特产突出地理标志与文化属性,避免重复表述。)

最新评论

2024全球富豪榜

百岁老人榜

中国工程院院士

中国科学院院士

发明家

企业家

2024年各省首富榜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百岁老人

Archiver

手机版

小黑屋

520笔记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