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阳县历任县委书记(倒序列,可考任期) 吕槐乐 2023年6月—至今(2023年6月任县委书记,此前2023年7月当选县长,据2023年贵阳网人事变动) 孙 昕 2021年8月—2023年6月(女,2021年8月任代县长,2022年1月转正,2023年5月兼任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,2023年6月转任书记,据2023年开阳县政府公告) 宗 文 2006年3月—2008年11月(2001年任副县长,2006年由县长升任书记,据2023年司法部官网履历) 田永光 1974年1月—1978年12月(1964年任县委副书记兼县长,1974年转正书记,据2013年烽火HOME史料) 开阳县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 (注:1996年开阳划归贵阳前属安顺地区,早期书记资料缺失,以上为可考完整任期) 开阳县历任县长(倒序列) 吕槐乐 2023年7月—至今(2023年6月任代理县长,7月正式当选,据2023年贵州人大网选举公告) 孙 昕 2022年1月—2023年6月(女,2021年8月任代理县长,2022年1月转正,2023年6月辞职,据2023年开阳县人大常委会决定) 宗 文 2003年4月—2006年3月(2001年任常务副县长,2003年转正县长,2006年升任书记,据2023年抖音百科履历) 田永光 1964年5月—1974年1月(1964年任县委副书记兼县长,1974年转任书记,据2013年烽火HOME史料) (注:1950-1960年代资料散佚,仅以上任期可考,首任县长为1949年任职的陈法轼,因牺牲较早未列完整任期) 地名由来 开阳之名源于清嘉庆十五年(1810年)知州吕柱石改建的“开阳书院”,取“开阳明之学”之意,寄望传承王阳明心学、培育地方人才。明崇祯四年(1631年)设开州,1930年更名为开阳县,沿用至今。另一说民间相传因境内“开阳星”对应地名,实为附会,正史以书院命名为据。 主要景点 1.南江大峡谷: 喀斯特峡谷奇观,全长40余公里,集瀑布、险滩、钙华壁于一体。核心区“喇叭口”段被誉为“贵州第一险峡”,可体验峡谷漂流(5-10月)、悬空栈道(玻璃观景台)。峡谷内的“锣鼓冲”布依寨保留古法造纸,2024年新增“硒泉民宿”,引入开阳富硒温泉。 2.十里画廊(清龙河风光带): 串连8个布依苗族村寨的田园长卷,春赏李花(3月)、夏观稻海(7月)、秋品硒米(9月)。必打卡“底窝八寨”观景台(俯瞰“玉水金盆”梯田)、马头寨(600年水东土司古寨,石板路串连百年吊脚楼)、水头寨(布依族古私塾遗址,现存清代“耕读传家”门楣)。 3.云山茶海(百花富硒茶园): 海拔1300米的高山茶园,3000亩茶田随山势起伏,产“清和翠芽”富硒绿茶(含硒量2.08mg/kg)。2023年建成“茶博馆”,展示400年贡茶历史,游客可体验采茶、炒茶,夜间开放“星空茶席”(配南贡河绿茶冷泡)。 4.开州湖(乌江库区): 贵州最大人工湖之一,水域面积17平方公里,湖中有“湖中岛”桃花岛(春季万亩桃花)。环湖自驾线串联“红色茶山”(红军强渡乌江遗址)、“水口寺”摩崖(清代书法石刻),湖鲜以“开阳黄辣丁”最负盛名(现捞现煮酸汤鱼)。 特产 1.富硒农产品(核心招牌): 富硒大米:禾丰乡“硒锌米”,土壤硒含量超国标5倍,煮饭自带回甘,202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。 南贡河绿茶:明清贡茶,条索紧结带兰花香,含硒量居贵州茶叶前列,推荐“硒味园”品牌(传统炭火烘焙)。 马场面条:百年手工工艺,用富硒泉水和面,耐煮不糊,配开阳糟辣椒炒制,为本地早餐首选。 2.非遗美食: 开阳菜油:传统木榨工艺,保留菜籽原香,炒菜自带“硒油香”,2023年入选“贵州非遗工坊”。 硒味腊肉:农家散养土猪,用柏树枝熏制,切片透明发亮,蒸食或炒青椒皆可,年味代表。 3.特色小吃: 馋解香土豆丝:开阳夜市“顶流”,土豆切细丝炸至酥脆,拌麻辣折耳根,2024年推出独立包装(景区热销)。 硒泉冰粉:南江大峡谷景区限定,用富硒山泉水制作,配玫瑰糖、花生碎,夏日消暑必备。 (注:开阳为“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”,99%土壤含硒,特产均突出“硒元素”健康属性,数据截至2025年3月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