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枝特区历任区委书记(倒序列,可考任期) 鲍吉克 2021年12月—至今(现任六盘水市政协副主席兼区委书记,主导“三变”改革与文旅融合,2023年推动牂牁江景区升级为4A级) 蒋承云 2006年5月—2011年6月(任内统筹矿区转型,2008年建成西南首个县级煤机装备产业园,后升任六盘水市政协副主席) (注:1970年建特区至2006年早期书记因资料缺失,仅可追溯至蒋承云任期) 六枝特区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 六枝特区历任区长(倒序列) 刘强 2021年5月—至今(现任区委副书记、区长,2022年推进魔芋全产业链建设,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,2023年获“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”) 蒋承云 2004年3月—2006年3月(2002年任常务副区长,2004年转正,主导贵昆铁路六枝段改扩建,2006年3月兼任区委书记) (注:2004年前区长因区划调整及档案限制,仅可考上述两任) 地名由来 六枝古称“郎岱”,因古郎山得名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设郎岱厅,划属地为七枝,其中“六枝”因位于上、下、本、西堡四枝之间而得名。1960年撤销郎岱县设六枝市,1970年与郎岱县合并为六枝特区,成为全国唯一以“特区”命名的县级行政区,寓意“三线建设特殊使命”。 主要景点 1.梭戛长角苗文化景区(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): 全球仅存的苗族分支“箐苗”聚居地,妇女头戴3公斤重木质长角头饰(国家级非遗),保留“跳花节”“打亲”等原始习俗。生态博物馆藏有500余件苗族服饰,每年正月初十“祭树节”上演千人芦笙舞,游客可体验长角梳制、蜡染技艺。 2.牂牁江风景名胜区(4A级): 夜郎古国核心水域,水域面积56平方公里,峡谷悬崖高达300米,乘船可览“一线天”“虎跳石”奇观。沿岸老王山藏夜郎王墓遗址,山顶“郎山观海”观景台可俯瞰云海梯田。夏季(6-8月)举办牂牁江国际滑翔伞邀请赛,冬季(12-2月)品野生江鱼火锅。 3.岩脚古镇(茶马古道重镇):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,保留古驿道、石板街、盐商大院。镇东“回龙溪温泉”水温47℃,含硫量达医疗级,明清时为“黔中第一汤”。非遗“岩脚面”作坊沿溪而建,游客可参与“扯面”体验,傍晚听老艺人唱“岩脚山歌”(省级非遗)。 4.大用现代农业观光园(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): 千亩梯田种植“六枝红米”,春季(3-4月)赏彩色油菜花,秋季(9-10月)体验古法打稻。园区“农耕文化馆”藏有清代犁具、水车,周末举办“田埂音乐会”,2023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人次。 特产 1.六枝魔芋(国家地理标志): 乌蒙山区特有品种,葡甘露聚糖含量≥5.0%,制成的魔芋豆腐、素毛肚远销粤港澳。推荐“魔芋膳食纤维粉”(2022年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),年产鲜芋4万吨,带动5万农户增收。 2.岩脚面(百年非遗): 传承180年的手工碱面,以山泉水、本地小麦、木灰碱制作,细如银丝却久煮不糊。岩脚古镇“老字号面庄”每日现做,配酸汤牛肉或脆哨,2023年入选“贵州十大名小吃”。 3.郎岱酱(省级非遗): 始于清光绪年间,以本地皱皮辣椒、菜籽油、古法晒制,酱香醇厚带微辣。郎岱镇“酱园坊”保留石磨制曲工艺,游客可参与“晒酱体验”,产品含“夜郎王”“三线建设”文创包装。 4.九层山红茶: 海拔1800米云雾茶区出品,采用“古树茶+野放茶”混制,茶汤红亮带蜜香,2024年获“中茶杯”全国名茶金奖。推荐“茶山露营+采茶”套餐,春季采茶季(3-4月)帐篷预订需提前15天。 (注:六枝特区2023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亿元,魔芋产业占农业总产值23%,数据截至2025年3月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