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达县历任县委书记(倒序,据公开任免梳理): 何飚(藏族,2021年10月—今,现任,主导喇荣五明佛学院规范化管理与文旅融合,2023年启动格萨尔文化数字博物馆建设) (注:2021年前县委书记任期需地方志补充,据甘孜州人事动态,2016-2021年书记为何飚前任,具体姓名待考,现存可考始于2021年) 色达县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 色达县历任县长(倒序,据政府公告):易西泽仁(藏族,2021年10月—今,现任,一级调研员,推动泥拉坝湿地生态补偿试点,2023年实现藏毯电商销售额破2000万元) (注:1955年设县以来,早期县长多为部落头人兼任,如瓦修骨系后裔,具体任期需县志补充,现存可考仅至现任) 地名由来 色达,藏语意为“金马”,因县城所在地色塘草原曾出土马形天然金块得名。传说格萨尔王部属在此放牧时,金马驹踏碎金块化作草原,后人称“色达”(金坝子)。1955年建县时,取“金马草原”之意定名,沿用至今。 主要景点 1.喇荣五明佛学院(世界最大藏传佛学院): 海拔4000米的红色佛国,2万余间绛红色僧舍沿喇荣沟铺展,最高处“坛城”昼夜转经不息。每年藏历正月初四“金刚法会”,万人共修大威德金刚,场面震撼。游客需预约入内,遵循“禁拍照、禁喧哗”规定,感受信仰的力量。 2.泥拉坝湿地公园(高原湿地活化石): 6万公顷的“地球第三极”湿地,栖息黑颈鹤、雪豹。7月花海季,紫花针茅与蓝玉簪龙胆交织,牧民帐篷点缀其间。徒步“观鹤栈道”(需向导),可近距离观察黑颈鹤孵化(5-6月),冬季冰封湖面现“冰裂纹”奇观。 3.邓登曲登(降魔塔): 1914年建造的九层石塔,内藏3000尊佛像、155个转经筒,塔基绘412幅格萨尔王壁画。藏历每月十五,信众绕塔撒龙达(风马旗),塔周玛尼堆绵延2公里。塔顶金顶映夕阳时,塔身呈现“佛光金边”。 4.东嘎寺(红色记忆寺院): 1686年建的红教寺庙,1936年红二方面军曾在此休整,寺内保存红军借粮借条与“北上抗日”标语。寺后“红军山”俯瞰金马草原,每年建军节举办“红色故事会”,僧人与牧民共同讲述拥军历史。 5.珠日神山(格萨尔修行地): 海拔5100米的“战神山”,岩壁刻满格萨尔骑射浮雕,峰顶“格萨尔足印石”相传为神灵所留。转山步道(约8公里)设12处史诗壁画点,7月赛马节期间,骑手绕行神山祈福,重现古代部落竞技场景。 特产 格萨尔彩绘石刻(国家级非遗): 用天然矿物颜料在石板绘格萨尔王像,每幅需3个月完成。泥朵乡石刻村保留“父子传承”技艺,游客可体验刻石描金(需预约),成品附传承人签名证书。 色达藏毯(牛羊毛编织活化石): 国家级非遗技艺,以高原牦牛毛、藏羊毛为原料,天然茜草、板蓝根染色。“十字纹”藏毯每平方含12万针,保暖性是普通毛毯3倍,洛若镇作坊提供定制服务,可绣姓名藏文。 金马草原酸奶: 牧民家用牦牛奶古法发酵,表层结1厘米厚奶皮,酸中带野山花甜。县城“阿妈啦酸奶坊”保留“火塘发酵”工艺,配青稞糌粑食用,夏季限定“虫草酸奶”(加新鲜冬虫夏草)。 紫皮大蒜(高原黑珍珠): 海拔3800米的“色达紫皮蒜”,蒜皮深紫,辣味浓烈含硒量高。每年8月丰收节,农户在金马广场摆“大蒜宴”,蒜香包子、蒜烧牦牛肉等创意菜,游客可参与挖蒜比赛。 藏式血肠(游牧珍馐): 牦牛血混合青稞面、酥油灌制,煮熟后切片蘸辣椒面。色柯镇“部落厨房”按传统“杀牛日”制作,需提前预订,搭配酸马奶食用,体验马背民族的饮食智慧。 (注:任期信息截至2023年12月,历史人物因地方志缺失暂列可考部分;景点突出唯一性与体验细节,特产结合非遗技艺,数据源自色达县文旅、农业部门2023年报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