炉霍县历任县委书记(倒序,据公开任免梳理): 格勒多吉(藏族,2021年10月—2024年1月,四川稻城人,曾任理塘县委书记,推动“唐卡+旅游”融合,2023年建成郎卡杰唐卡非遗工坊,) 罗通达(藏族,1973年2月—1978年12月,四川雅江人,州委副书记兼炉霍县委书记,主导1973年炉霍7.9级地震灾后重建,被称“人民的老黄牛”,) (注:1951年建县后首任县委书记为军代表,1955年正式任命土登尼玛,早期任期待考;1978年后至2021年间历任书记因史料缺失暂未列明,据《甘孜州志》及抗震救灾史料补充) 炉霍县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 炉霍县历任县长(倒序,据政府公开信息):邓建光(汉族,2021年12月—至今,四川中江人,现任县长,主抓“俄色茶+石棺文化”产业,2023年推动卡萨湖生态旅游升级,) (注:1973年地震期间罗通达兼任抗震救灾总指挥,1951年首任县长为藏族干部格桑悦希,1980年代后县长多为藏族干部,具体任期需地方志核实) 地名由来 炉霍藏语古称“霍尔章谷”,“霍尔”为部族名,“章谷”意为“岩石部落”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设屯时,取“打箭炉”(今康定)与“霍尔”各一字得名,寓意川藏古道要冲。境内鲜水河断裂带造就峡谷地貌,石棺墓群印证4000年前古文明,被誉为“康北石棺王国”。 主要景点 1.卡萨湖(川北最大高原湖泊): - 海拔3510米,1.92平方公里湖面栖息黑颈鹤等20余种水鸟,冬季冰封如镜,倒映雪山。湖西岸石棺墓群(275座)为西南地区最大新石器时代墓葬群,出土青铜器、海贝等文物。 2.宗塔七色草原: - 夏季草场呈七重渐变色,格萨尔王传说中的“练兵场”,现存千年嘛呢堆。2022年推出“游牧帐篷节”,游客可参与挤牦牛奶、制作酥油茶,体验康北游牧生活。 3.密八勒幽静圣地: - 仁达乡境内的三怙主神山,集森林、溶洞、温泉于一体,藏传佛教宁玛派与苯波派共修地。沟内白泉富含矿物质,传说可疗愈眼疾,每年藏历六月转山节吸引万余信众。 4.霍尔文化旅游区: - 县城核心区含炉霍博物馆(石棺文物)、郎卡杰唐卡体验中心(非遗传承人驻场),唐卡以矿物颜料绘制,《千手观音》作品曾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。2023年新增“唐卡夜场”,游客可临摹唐卡并烧制专属瓷板画。 特产 雪域俄色茶(国家地理标志): - 海拔3000米以上野生俄色树嫩芽制成,含黄酮类物质,回甘带果香。2010年获地理标志,2023年种植面积5000亩,开发茶含片、茶饼干等产品,上海、成都设8家体验店。 水淘糌粑(非遗工艺): - 鲜水河冷水淘洗青稞,石磨低速研磨,保留麦香。2022年非遗工坊开放体验,游客可参与“淘青稞—炒麦—磨粉”全流程,成品附赠酥油茶冲泡指南。 炉霍牦牛肉(高原有机): - 玉科草原散养牦牛,肉质纤维细腻,风干牦牛肉配俄色茶食用。2024年推出即食卤味包,麻辣、五香味入选川藏线“必囤伴手礼”。 川乌(道地药材): - 鲜水河谷种植的药用乌头,块根入药祛风除湿,2023年建成GAP种植基地,开发热敷包、药酒等衍生品,销往成都中医药馆。 青稞酒(古法酿造): - 虾拉沱村祖传“三段发酵法”,陶罐窖藏三年,酒精度18°,甜润顺口。每年秋收后举办“开坛节”,游客可参与“打青稞—蒸酒—封坛”仪式,定制署名酒坛。 (注:任期信息截至2025年3月,历史人物据《甘孜州志》及抗震救灾史料梳理,景点突出“石棺+唐卡”文化IP,特产结合地理标志与非遗体验,数据源自炉霍县文旅、农业部门2024年报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