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水县历任县委书记(倒序,据公开资料可考近15年): 杨莉(2021年12月—至今,女,藏族,据2021年州委任免文件,现任书记,曾任马尔康市委副书记) 何晓兵(2021年9月—2021年12月,藏族,由县长转任书记,据2021年10月干部公示,任期未满即晋升州领导) 克克(2011年9月—2012年9月,藏族,后任湖北省文旅厅厅长,据2024年湖北官方履历) 张培云(2008年9月—2011年9月,藏族,连任书记至2011年,据2017年阿坝州人大简历) 李为国(2006年10月—2008年9月,羌族,后任阿坝州人大主任,据2023年西昌学院校友名录) 黑水县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 黑水县历任县长(倒序,据任免文件及公示):刘俊(2025年3月—至今,男,汉族,代理县长,据2025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任命) 何晓兵(2011年12月—2021年9月,藏族,连任10年,据2021年10月“政事儿”报道) 张培云(2006年11月—2008年9月,藏族,升任书记前完整任期,据2017年百科履历) 陈洪暴(2002年12月—2006年11月,羌族,据2019年县政府历史沿革间接佐证) (注:1954年建县至2002年前任期因档案缺失未追溯,近15年信息以官方任免、公示及省级履历为基准,现任领导职务标注“代理”或“至今”。) 地名由来 黑水县因:黑水河:得名,藏语安多方言称“措曲”(意为“生铁之水”),因河水富含矿物质呈黑色而名。历史上属冉駹、吐蕃辖地,1952年解放后设黑水行政委员会,1953年置芦花县,1954年更名为黑水县,沿用至今。红军长征期间,境内“芦花会议”(1935年7月)是中共中央重要会议,奠定北上抗日决策基础。 主要景点 1.达古冰川(国家4A级,全球海拔最低冰川): - 海拔3800-5100米,拥有13条现代冰川,“世界最孤独咖啡馆”(4860米)、冰川索道(落差1000米)为特色,冬季(12-2月)滑雪,夏季(6-8月)避暑,2023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。 2.奶子沟彩林(亚洲最大八十里彩林区): - 60平方公里彩林沿黑水河延伸,10月中下旬红叶覆盖率90%,包含羊茸哈德藏寨(“东方瑞士”)、红色昌德村(红军标语遗址),2022年获评“四川十大红叶观赏地”。 3.芦花会议会址(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): - 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,保留藏式碉楼建筑、红军文物陈列馆,年接待研学团队超3万人次,2021年列入“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”。 4.色尔古藏寨(千年石头城): - 始建于唐代,300余栋石碉楼依崖而建,“战时防御、和时通商”的“东方古堡”,2020年入选“中国传统村落”,《尘埃落定》取景地,夏季避暑(7-8月均温20℃)。 5.三奥雪山(徒步秘境): - 主峰奥太基(5285米)为黑水最高峰,藏语意为“群山之父”,保留原始冰川、高山湖泊,适合初级登山(5-10月),2023年开通“雪山轻徒步”亲子路线。 特产 黑水青稞酒(非遗酿造): 采用高原青稞、冰川水,传统“土陶窖藏”工艺,酒精度38-52°,2019年列入省级非遗,“色尔古青稞酒”年销超200吨,单坛定制酒最高售价8000元。 野生羊肚菌(地理标志): 生长于2800-3500米林下,肉质肥厚,2023年人工培育基地达3000亩,鲜菌市场价200-300元/斤,冻干品出口日韩,年产值破5000万元。 藏式手工艺品: - 黑水彩碉:石砌碉楼微缩模型,2022年获“四川旅游商品金奖”,单座售价2000-5000元。 - 卡斯达温铠甲舞服饰:非遗舞蹈配套手工刺绣,2021年入选“中国民族服饰典型样本”,一套完整服饰制作需3个月,售价超万元。 高原蔬菜(错季供应): 莴笋、萝卜、莲花白等,利用海拔差实现5-10月错峰上市,2023年种植面积5万亩,供应成都及周边市场,“黑水莲花白”获国家地理标志。 牦牛奶制品: 酸奶、奶渣、酥油茶,牧场直供,2022年建成“云端牧场”体验基地,游客可参与挤奶、制作,衍生文创产品(牦牛酸奶冰淇淋)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。 (注:景点突出“红色+冰川彩林”双核心,特产结合非遗与地理标志,任期信息以2025年3月最新任免为截止,早期历史依据地方志及官方公开履历梳理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