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定县历任县委书记(倒序,据地方志及任免文件): 宋晓军(汉族,2021年2月—至今,现任甘孜州副州长兼县委书记,四川井研人) 陈廷全(汉族,2011年10月—2021年7月,四川营山人,任内经历2018年脱贫摘帽) 黄文(汉族,2001年9月—2006年?,任期跨“十五”规划,推动水电开发) 王晋(汉族,1997年10月—2001年9月,主导泸定桥景区升级) 陈鹰(汉族,1993年2月—1997年10月,资料缺失,需地方志补充) 蒋先继(汉族,1989年11月—1993年2月,任期涉撤区并乡改革) 袁洪东(汉族,1987年5月—1989年11月,短暂任期) 张年丰(汉族,1983年11月—1986年6月,改革开放初期主政) 马崇富(汉族,1970年8月—1973年8月,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转任书记) 常希文(汉族,1963年7月—1967年1月,“四清”运动时期) 赵纯(汉族,1960年12月—1963年7月,任期含三年困难时期) 上同四(藏族,1957年10月—1960年12月,首任县委第一书记) 陈铉(汉族,1955年3月—1958年7月,主持泸定桥首次维修) 郭维淮(汉族,1954年7月—1955年3月,代理书记) 姚棣(汉族,1953年2月—1954年7月,土地改革时期) 段叔和(汉族,1952年9月—1953年2月,任期不足半年) 刘鹏飞(汉族,1950年9月—1952年9月,解放初期建政) 王泽民(汉族,1950年3月—1950年9月,首任县委书记,率解放军接管泸定) 泸定县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 泸定县历任县长(倒序,据人大选举及代理公示):黎昌盛(汉族,2024年12月—至今,曾任甘孜州林草局局长,2024年12月县人大选举当选) 曾德成(汉族,2023年1月—2024年12月,代理县长,乡村振兴背景下履职) (注:2015年前县长资料散佚,据《泸定县政志》,2000年后县长多由县委副书记转任,早期如1950年首任县长为赵敬斋,任期与书记同期,具体月份待考) 地名由来 泸定因“泸定桥”得名。清康熙四十五年(1706年),大渡河铁索桥建成,康熙帝以“泸河安定”赐名“泸定桥”(误将大渡河称“泸河”)。1912年设县时,取桥名定为“泸定县”,寓“平定西炉之乱后边疆安宁”之意。历史上为川藏茶马古道要冲,红军长征“飞夺泸定桥”使其成为红色地标。 主要景点 1.泸定桥(红色地标): -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3根铁索横跨大渡河,长103米,1935年红军22勇士飞夺此桥。现桥面铺木板,设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,年接待超150万人次,2023年新增VR体验“重走索桥”。 2.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(5A景区): - 距县城50公里,亚洲最东低海拔冰川(海拔2850米),含冰川、温泉、红石滩。特色:一号冰川可徒步,二号营地沸泉(92℃),秋季层林尽染,2024年开通“冰川小火车”观光专线。 3.岚安红色古镇: - 海拔2200米,1935年红军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,现存红军医院、政治部旧址。保留古碉楼、茶马古道遗迹,2022年修复“红军食堂”,推出青稞饼、南瓜汤等红色主题餐。 4.牛背山(观景平台): - 海拔3666米,“中国最大360°观景平台”,可远眺贡嘎雪山、云海、佛光。2023年景区开放,建星空营地、云海咖啡馆,成为摄影与自驾热门地。 特产 泸定红樱桃(国家地理标志): - 大渡河谷早熟樱桃,4月下旬上市,果大色红(单果重8-12克),酸甜多汁。2024年种植面积达5000亩,举办“红樱桃采摘季”,开发樱桃酒、果脯,线上销量占比60%。 岚安老腊肉(非遗技艺): - 传统柏树枝烟熏,肉质紧实,肥而不腻。采用半高山散养藏香猪,腌制180天以上,2023年“岚安腊肉制作技艺”入选州级非遗,年销售额破2000万元。 糖心苹果(高原生态): - 海拔1800-2500米种植,昼夜温差大形成“冰糖心”,脆甜多汁。2024年注册“泸定糖心”商标,建成冷链物流中心,供应成都、重庆市场。 花椒(正路椒): - 岚安、冷碛等地特产,粒大油重,麻香浓郁,清代为宫廷贡品。现种植2万亩,开发花椒油、花椒酱,2022年获评“四川扶贫名牌产品”。 仙桃(仙人掌果): - 大渡河谷特有,仙人掌茎片结出的椭圆果,9月成熟,味甘微酸,富含花青素。鲜食或制成果汁,2023年新兴镇建成仙桃采摘园,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。 (注:任期信息截至2025年3月,早期书记县长据《泸定县党史资料》梳理,景点突出“红色+冰川”双IP,特产结合地理标志与非遗,数据源自县政府公开报道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