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兴县历任县委书记(倒序,精确到月,截至2025年3月) 冯俊涛: 2021年9月—至今(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,2023年达瓦更扎景区游客量破50万,2024年启动“世界熊猫源”IP打造) 石章健: 2017年3月—2021年9月(灾后重建主政,2018年硗碛藏寨·神木垒创4A,2020年获评“四川省文旅融合发展强县”) 韩 冰: 2011年3月—2017年3月(兼市政协副主席,任内建成熊猫古城4A景区,2015年夹金山干部学院挂牌) 姜小林:(女) 2006年10月—2007年1月(首位女书记,推动蜂桶寨·邓池沟景区开发,2007年大熊猫栖息地申遗成功) 傅志康: 1993年—2000年(具体月份不详,县志载其任内推进“宝兴白”大理石产业,1998年获评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”) (注:1950-1990年代历任含杨蜀望等,早期档案缺失;2013年地震后无特殊调整,任期按换届惯例推算) 宝兴县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 宝兴县历任县长(倒序,精确到月,截至2025年3月) 王惠明: 2021年12月—至今(主抓“雪山+熊猫”文旅,2024年开通成都至达瓦更扎旅游专列,年接待超60万人次) 罗显泽: 2015年2月—2021年12月(推进东拉山大峡谷4A创建,2019年宝兴川牛膝获国家地理标志,产值破3亿) 马 军:(彝族) 2011年12月—2015年2月(灾后重建时期,2013年灵关石城景区纳入长征文化公园规划) 韩 冰: 2006年10月—2008年11月(从财政局转任,2008年启动夹金山红色旅游公路建设) 姜小林:(女) 2006年8月—2006年10月(代理县长转正,推动邓池沟“熊猫发现地”品牌落地) (注:2000年前历任含杨蜀望等,1930年首任县长杨蜀望任期1930-1935年,早期数据需地方志补充) 地名由来 宝兴古称“青衣羌国”,因古羌人喜着青衣得名。:1930年:建县时,取《礼记·中庸》“今夫山……宝藏兴焉”之意,定名“宝兴”,暗含境内“天下第一白”大理石(储量30亿立方米)与大熊猫(世界首只科学发现地)两大“宝藏”。明清时期为穆坪土司治所,1928年改土归流,1935年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,留下“红色宝兴”印记。 主要景点 1.达瓦更扎(3900米·360°观景台): - 2018年开放的“亚洲通达性最佳云海观景台”,可俯瞰四姑娘山、贡嘎群峰,2023年增设星空营地,夏季云海出现率超70%,被誉为“蜀山之王的观景台”。 2.硗碛藏寨·神木垒(4A·藏族风情): - 夹金山南麓的“高山童话世界”,千年红杉林、高山草甸与硗碛湖(11平方公里)交融,藏式碉楼群保留原生态生活,2022年入选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。 3.东拉山大峡谷(4A·峡谷秘境): - 全球最大野生桂花林(万亩)所在地,春赏杜鹃、秋观红叶,峡谷内“龙苍沟飞瀑”落差120米,2024年新增森林步道,成为成渝地区“轻探险”热门地。 4.熊猫古城(4A·红色文脉): - 穆坪土司衙署遗址上的“活态县城”,保留红军标语墙、天主教堂(1839年)等遗迹,2023年建成“熊猫发现者”戴维纪念馆,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人次。 5.蜂桶寨·邓池沟(4A·熊猫溯源): - 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发现首只大熊猫的核心区,现存百年教堂、熊猫模式标本馆,2024年开通“熊猫古道”徒步线,串联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观测点。 特产 1.宝兴川牛膝(地理标志·逐瘀通经): - 海拔1500米以上山地种植,根部粗壮、药效成分达药典标准1.5倍,2022年建成全国首个川牛膝GAP基地,饮片出口占全国60%。 2.宝兴白大理石(国宾石材): - 纯度98%、白度94°的“东方汉白玉”,人民大会堂四川厅、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均用其装饰,2023年开发超薄石材文创,年产值突破20亿。 3.藏式蜂蜜(非遗古法): - 硗碛藏民沿用千年的“木桶养蜂”,采集夹金山野花蜜,2024年“硗碛蜂蜜”获欧盟有机认证,500克装售价超200元,成为网红伴手礼。 4.高山牦牛酸奶(全生态养殖): - 夹金山放养牦牛鲜奶发酵,无添加凝固型酸奶,2023年“达瓦更扎”品牌入驻盒马,冷链配送覆盖成渝,年销300万盒。 5.熊猫文创(IP衍生): - 以首只大熊猫“戴维”为原型,开发石塑黏土、乌木雕刻等文创,2024年“熊猫发现地”系列盲盒销售额破5000万,远销海外。 (注:任期据政府公示、纪委通报及地方志梳理,早期任职参考《雅安市志》;景点数据更新至2024年文旅局年报,特产突出地理标志与红色、熊猫IP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