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汉县历任县委书记(倒序,精确到月) 杨勇: 2024年1月—至今(2024年1月接任,曾任达州市委副秘书长,主抓巴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) 冯永刚: 2021年5月—2024年1月(2021年5月任书记,2024年1月升任达州市副市长,任期内推动普光气田扩能、巴山大峡谷创5A) 赵波: 2016年—2021年5月(后任广安市长、乐山市委书记,主导罗家坝遗址考古发掘,2018年开通宣汉至重庆直达高铁) 王善平: 2002年11月—2005年1月(后任资阳市长,2024年被查,任内启动樊哙古镇保护工程) 宣汉县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 宣汉县历任县长(倒序,精确到月) 陈军: 2021年7月—至今(四川开江人,农业经济专家,2023年推动宣汉脆李入选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”) 冯永刚: 2019年12月—2021年7月(任县长期间建成全国首个海相富锂钾资源矿开发基地) 赵波: 2013年—2016年(兼任书记前,主持修建宣汉中学新校区,2015年宣汉GDP首破300亿元) 王善平: 2000年—2002年11月(任内开通宣汉至达州快速通道,2002年获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”) (注:1993年前县长含张礼忠等,因区划调整资料散佚,早期任职以地方志为准) 地名由来 宣汉古称“东乡”,东汉永元二年(90年)置县,取《论衡·宣汉》篇“宣扬汉德”之意,寓“彰显汉室威德”。唐武德年间曾分置东乡、宣汉两县,元明时期并入通川,清成化元年(1465年)复置东乡县,1914年因与江西东乡重名,复用汉时“宣汉”为县名,沿用至今。境内州河古称“宣汉水”,《华阳国志》载其“水色如黛,通贯巴渠”,为巴人航运要道。 主要景点 1.巴山大峡谷(国家4A级·喀斯特奇观): - 亚洲最长的喀斯特地貌峡谷,全长105公里,核心区“桃溪谷”藏亿年钙化池,夏季平均气温23℃。罗盘顶索道(2021年升级)直达海拔2480米的“巴人圣山”,夜间《梦回巴国》光影秀重现賨人文化。 2.罗家坝遗址(长江上游巴文化原点): - 距今3000年的巴人都城,出土青铜戈、船棺葬等3000余件,2023年建成遗址博物馆,“太阳鸟”图腾柱印证巴人太阳崇拜。2024年发现西南最大商周时期祭祀坑,入选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 3.洋烈水乡(川东水乡典范): - 州河回水湾形成的半岛村落,4A级景区,保留明清吊脚楼群,2025年新增“巴人渔猎文化体验园”,可参与古法织网、竹筏竞渡。春季油菜花海(3月)、秋季柑橘采摘(11月)为传统活动。 4.红三十三军纪念馆(红色地标): - 全国唯一以“一县成军”为主题的纪念馆,藏红军标语、武器300余件,复原1933年宣汉苏维埃政府旧址。“将军树”为徐向前元帅手植黄桷树,树龄92年,2022年增设沉浸式情景剧《巴山红》。 特产 1.宣汉脆李(国家地理标志): - 庙安乡“中秋红”品种,8月成熟,单果重30克,脆甜离核,2023年种植面积12万亩,产值15亿元,开发脆李酒、果脯,入选“四川十大醉美果乡”。 2.漆碑茶(千年贡茶): - 大巴山腹地漆碑乡特产,唐代《茶经》载“通州茶生宣汉者为上”,现以“巴山玉叶”“九顶雪眉”闻名,富含硒元素,2024年获欧盟有机认证,年产值2.3亿元。 3.宣汉黄牛(世界优良牛种): - 吃中草药、饮山泉水的“巴山牛”,肉质细嫩,1993年获国际金奖,衍生牛肉干、灯影牛肉等23个品类,“蜀宣花牛”为国家地理标志,存栏量超50万头。 4.桃花米(清代贡米): - 桃花乡特有灿米,米粒青白如瓷,煮饭油润回香,富含铁、锌,2022年恢复“贡米”古法种植,亩产仅300公斤,限量供应高端市场。 5.黄金黑木耳(富硒山珍): - 黄金镇椴木黑木耳,天然含硒,朵大肉厚,2023年获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”,开发即食木耳脆片,年产值1.2亿元。 (注:任期以2025年3月官方公开信息为准,早期任职据《宣汉县志》及组织部门公示梳理;景点数据更新至2024年文旅局公告,特产突出地理标志与历史传承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