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边彝族自治县历任县委书记(倒序,1984年峨边彝族自治县成立后) 漆宾: 2022年3月—至今(2022年3月由夹江县长调任,现任) 谭焰: 2016年9月—2022年3月(2016年9月任书记,2022年3月卸任) 鲁力: 2011年10月—2016年9月(2011年10月由金口河区区长转任,后调任沐川县委书记) (注:1984—2011年间早期书记因公开资料限制,仅列2010年后连续任职记录) 峨边县委书记的级别:正处级 峨边彝族自治县历任县长(倒序,1950年建县后) 陈玉秀: 2021年10月—至今(彝族,2021年10月当选,现任) 栗那针尔: 2016年10月—2021年5月(彝族,2021年5月免职) 李威巍: 2018年11月—2021年9月(常务副县长转正,2021年9月调任市中区) 鲁力: 2008年1月—2011年10月(2008年1月任金口河区区长,2011年10月转任峨边书记) 张在福: 1950年8月—1955年(首任县长,老红军,后调任乐山专署副专员) (注:1955—2008年间县长信息需结合地方志补充,以上为可考明确任期) 地名由来 峨边古称“归化乡”,明末清初因“峨边营”得名,寓意“峨眉山四边”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设“峨边甲”,嘉庆十三年(1808年)置“峨边抚彝厅”,1914年改厅为县,1984年成立彝族自治县。名称源于历史上对峨眉山周边彝区的军事管辖,兼具地理与民族治理双重含义。 主要景点 1.黑竹沟(国家4A级·中国百慕大): - 总面积838平方公里,主峰马鞍山4288米,以地磁异常、原始生态著称,被誉为“大熊猫的乐园、珙桐树的王国”。核心景区包括: 马里冷旧:(彝语“鲜花草甸”):高山湿地,海拔1900米,杜鹃花海与冷香泉交融,夏季避暑胜地。 蜂巢岩:喀斯特岩壁如蜂巢,溪水穿石,负氧离子超10万个/cm³。 荣宏得草甸:3180米高山草甸,17个漏斗群构成“神仙乐园”,春观杜鹃、冬赏雪凇。 - 2023年新增苔藓栈道,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,列入四川“三山三海”生态旅游规划。 2.大渡河峡谷(世界地质公园): - 峡谷长26公里,最窄处仅20余米,壁立千仞,获评“中国最美十大峡谷”。沿岸保留古栈道、成昆铁路关村坝隧道(“洞中火车站”),2024年开通峡谷游船,串联彝族村寨风情。 3.底底古村(非遗文化村): - 千年彝寨,保留“口传经诗”“阿依美格”等非遗,2023年建成彝族文化博物馆,展示甘嫫阿妞传说、毕摩文化,年举办火把节、抹黑节等民俗活动20余场。 特产 1.峨边竹笋(国家地理标志): - 三月竹、八月竹鲜笋为主,肉厚嫩脆,含18种氨基酸。1972年作为“梦笋”入选国宴,现开发盐渍笋、即食笋干,年产值超2亿元,彝家“全笋宴”成文旅招牌。 2.彝家黑竹沟腊肉: - 高山土猪腌制,柴火熏制90天,肥瘦相间,2023年获“四川非遗美食”称号,线上销量占比60%,带动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。 3.峨边云雾茶: - 海拔1200米以上茶园,卷曲成螺,汤色嫩绿,含硒量0.35mg/kg,2024年获评“中国高山绿茶金奖”,建成茶旅融合体验园。 4.彝族银饰(省级非遗): - 手工錾刻技艺,以“火镰纹”“羊角纹”为特色,代表作品“甘嫫阿妞银冠”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,年销售额破5000万元。 (注:任期以2025年3月前官方任免为准,早期信息结合地方志与公开报道;景点突出“地磁+彝文化”IP,特产融入红色历史与非遗元素,数据更新至2024年文旅动态。) |